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视,各种编程类考级、比赛也渐渐被广大家长和业内人士熟知起来,同时考级、比赛的种类数量繁多,有些甚至打着中科院、北大、某某部的旗号,更是让人有见花乱欲迷人眼的感觉,让人无处下手。
目前来看,没有国家行政部门在组织或参与编程考级,各种考级主要是一些社会组织或隶属于行政机构的事业单位负责的。所以说,其公信力一般。不过,编程考级并非毫无价值,其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督促学生学习方面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对于编程考级,很多编程类的比赛、竞赛的含金量要高的多。由于国家的重视和未来对人工智能人才的刚需,所以有很多国家行政部门负责的比赛、竞赛越来越被大家所接收,尤其是国家教育部在2019年4月发布了29项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其中包含了12项科技创新类竞赛。
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一、编程考级
目前国内比较热门的软件编程等级考试除“蓝桥杯”以外有5种(考级组织方一般都会收取200多元的考务费):
1.CCF非专业级软件能力认证(CSP-J/S) 权威、难度非常大
2.全国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 较权威、难度较难
3.青少年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测试 权威一般
4.全国青少年编程能力等级测试(NCT) 权威一般
5.青少年编程能力等级测评(CPA) 权威一般
CSP-J和CSP-S分别有两轮认证。第一阶段:基础知识,数据结构(入门),第二阶段:算法,上机操作(上机,编程)。难度系数高,小学或初中可以参加CSP-J认证。高中可以参加CSP-S认证。
参加认证者家庭确有经济方面的困难,可以按照程序向CCF申请减少或者免除认证费用。
线下考试,一般是每年10月-11月考试。2020年受疫情影响,报考时间待定。
官网目前没有提供CSP-J/S往届真题或模拟在线答题系统。
对升学有一定的帮助:中考,科技特长生,校内保送推荐排名有加分;高考,自主招生名额。CSP-J/S认证成绩优异者,可参加NOI省级选拔,省级选拔成绩优异者可参加NOI。
对于报考对象,CCF的建议是:CSP-J/S面向所有感兴趣的人士。在校中小学生如不是学有余力,不建议过早参加。如果孩子实力比较优秀、能力较高,或之后有竞赛计划,可以尝试报考。
中国电子学会,成立于1962年,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事业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团体会员单位。
《全国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标准》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导研发
Scratch 1-4级 Python 1-6级 C/C++ 1-10级,且电子学会不仅有学员考级,也有教师资格培训,可跳考。
线下考试,2020年受疫情影响目前考试延期,重启时间待定。
公众号电子学会考评中心更新相关考试信息投放相关信息更新较快,有在线模拟考试,部分考点会拉微信群进行考试服务。
往年整体反馈来看,考试难度系数略高,建议小学生刷一下往年真题,再决定是否报考。
|青少年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测试
主办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和中国电子教育学会
每个城市的考试时间不一样。
初步定在:3月,6月,8月,10月,12月。
《青少年编程能力等级标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组织,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教育专家牵头研制,四大国家一级行业学术团体及协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研究会、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于2019年联合发布。
图形化编程Kitten1-3级 Python1-2级
这里的图形化编程Kitten和我们常说的Scratch有一定区别,图形化工具Kitten是编程猫自己开发的一种图形化编程语言。也就是说,非编程猫的学员参加这个考试需要适应他们的考试环境,不具有普适性。
老师更建议,让孩子学习一个在世界各国更通用的工具Scratch,而非一个被某厂家控制的比赛和工具。
NCT官网有模拟考试、往届题目、免费辅导课,部分功能需要手机注册使用。
《青少年编程能力等级标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组织,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教育专家牵头研制,四大国家一级行业学术团体及协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研究会、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于2019年联合发布。
Scratch 1-3级 Python1-4级,根据官网考纲内容难度系数适中。
2020年线上考试。2019年全国首届CPA,部分考点设置问题限制,有的考生离线下考点较远,非常不方便。今年全部改到线上,对于考生来说也是个好消息。
考虑到少儿编程行业的发展,少儿编程等级考试仍然处于前期成长期。参考音乐类考级机构会有: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学会等并存,相信少儿编程等级考试也会是多个考级体系并存的市场。
二、编程竞赛
如果说编程考级基本上都没有国家权威部门认可外,编程类的比赛、竞赛却是有非常多的被国家教育部所认可。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29项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其中包含12项科技创新类竞赛。
其中涉及编程竞赛9个,2020年这些教育部认可的赛事将从2月下旬开始陆续开始报名,来看看你最应该关注哪些?
China Adolescents Science &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ntest
是一项具有40年历史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从基层学校到全国大赛,每年约有1000万名青少年参加不同层次的活动,经过选拔。
创新大赛的举办地点由各省(区、市)申请,经主办单位考察后确定。在前一届创新大赛闭幕式上举行会旗交接仪式。
赛程一般为 3-4月各市报送材料,4-5月省内组织评审,5月向大赛报送材料。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包括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个板块。其中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为国内在校中小学生,每个参赛学生在一届大赛中,只能申报一个项目参加科技创新成果竞赛。
2019年修订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规则:奖项分等级奖和专项奖。等级奖获奖比例约为:一等奖15%、二等奖35%、三等奖50%,颁发证书和奖牌,由主办单位进行表彰;专项奖由设奖单位进行表彰,颁发证书、奖金或奖品等。
China Adolescent Robotics Competition
始于2015年,是一项面向广大青少年普及编程知识、推广智能设计技能的科普活动,其活动主题为“智能时代,逐梦成长”,旨在提高青少年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和初步应用能力。相比一些强调逻辑能力的专业竞技类比赛,这个比赛更强调创意。
根据第五届竞赛规则,全国各地小学、初中、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均可以个人或团队方式参加。
1.Scratch创意编程:小学I组(1-3年级)、小学II组(4-6年级)、初中组。选手提交作品,奖项评选分初评、复评和终评三个阶段,均以线上形式开展;
2.Python创意编程:初中组、高中组。选手提交作品,奖项评选分初评、复评和终评三个阶段,初评和复评以线上形式,终评以线下形式开展;
3.Arduino智能设计比赛:小学组(4-6年级)、初中组、高中组(含中等职业学校)。选手提交作品,奖项评选分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初评以线上形式,终评以线下形式开展;
4.Micro:bit智能设计比赛:小学组(4-6年级)、中学组(含中等职业学校)。选手提交作品,奖项评选分分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初评以线上形式,终评以线下形式开展。
为青少年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环境,支持鼓励他们树立远大志向,放飞科学梦想,投身创新实践,「童创未来」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应运而生。
参赛对象:初中生、高中生
比赛内容:
1.人工智能机器人综合挑战赛:要求参赛学生基于人工智能有关知识和规则,围绕挑战赛主题,运用机器人、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机械工程和人工智能等有关知识,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竞赛。其中包含三个赛项:智能环保机器人挑战赛、空间营救机器人挑战赛、智能车专项赛。
2.单片机创意智造挑战赛:要求参赛学生基于单片机、传感器和相关电子元配件,围绕挑战赛主题,运用人工智能、计算机编程、电子技术等有关知识,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竞赛。
3.人工智能编程设计挑战赛:要求参赛学生围绕挑战赛主题,运用计算机编程语言,设计开发人工智能编程作品。其中包含两个赛项:StackTop 程序算法创新赛、StackTop 程序算法大师赛。
04
China Youth Electronic & Information Intelligent Contest
是由中国电子学会于 2011 年设立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普竞赛项目。大赛自 2017 年起连续获得第二十九届、第三十届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优秀活动奖》和《特别贡献奖》。
预计2020年地方选拔赛:2020年4月-10月;总决赛2020年11月-12月
大赛包括电子控制、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软件编程三类赛项。
2.熟悉 Scratch 编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独立完成编程作品,可以对作品进行演示、讲解。
参赛选手按年龄段分为:小学组(1-3 年级) 、小学组(4 年级以上)和初中组;每个选手只能参加一个组别。
05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
Novelty, Originality, Creativity
赛事介绍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是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人工智能科学普及、引领科技创新的素质教育实践平台。
2002年,第一届NOC大赛于2002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2007年,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设立了「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
06
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
CREATOR MAKER
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被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列为全国科技活动周常年举办的重大科普示范活动,并获得了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
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参赛规模逐年扩大,覆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影响人数200w+。
全国各地小学、初中、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均可报名,以团队形式参赛。
每届大赛围绕不同的社会问题,创设情境,设置主题,参赛选手需根据比赛要求进行作品准备。
大赛自2013年首次举办,共有来自600余所学校、2000多支队伍,超过一万人次报名参赛。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进一步激励广大学生参与科普创作,扩大科普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开展的青年科普创大赛。
第一类为中学组,参赛对象为全国普通中学在校学生,包括初中、中专、技校、高中等。第二类为大学组,参赛对象为全国高校在校学生,包括高职、大专、本科、研究生等。
比赛包含两个单元“创意作品”和“科普实验”。其中“创意作品”设“智能控制”和“未来教育”两个命题,分别着眼于智能硬件、STEM教育的应用;“科普实验”设“生物环境”和“风能利用”两个命题,突出任务驱动型活动,将竞赛与科技馆教育活动紧密结合。
08
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竞赛
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一项面向全国青少年的基础性、普适性科普活动。开展 12 年来,活动参与人数逐年递增,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活动效果不断增强,现已成为一项深受中小学和广大青少年欢迎的品牌科普活动,并被教育部列为「圆梦蒲公英」暑期主题实践活动内容。
活动主题下设置「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安全健康」、「创新创意」四个活动领域。适合中小学学生参加。
09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是一项面向中学生开展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选拔和培养活动。活动接受品学兼优且拥有个人科学研究成果的高中生自由申报。
2019年共有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10所自招高校的自主招生简章中明文认可“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17所院校认可非奥赛类的学科特长。
2. 申报者个人(包括在他人指导下)取得了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3. 申报者未在往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获奖。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